| ISBN/价格: | 7-303-06090-1:¥19.00 |
|---|---|
| 题名责任者项: |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解读/.韩震,梁侠主编 |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
| 载体形态项: | 271页:;+16开 |
| 丛编项: | 走进新课程丛书 |
| 提要文摘: | 本解读共五篇十六章: 第一篇第一章着重解说"社会课"的实施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即通过分析社会课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发展演变情况,说明其设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一篇第二章着重说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的性质和理念。第一章介绍的都是"社会课",而我们的课程名称是"历史与 社会",其中的原因需要说明。 第二篇分析《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的目标。分为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两章。从目标的设计到目标的具体要求逐一做了分析说 明。 第三篇是本解读的主体部分,依据课程标准的六项内容分设六章,每一章又分设若干节,每一章节都与课程标准一一对应。从第五 章到第九章是对课程标准内容的解说,第十章是对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方法和技能的解说。 第四篇是对实施建议的解说。主要是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而设计,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建议,如何进行评价及具 体操作方法的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教材如何编写等建议,目的是帮助老师们明确课程标准实施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更好地 把握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第五篇第十五章不是对课程标准本身的解说,而是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的分析。 解读的最后一章是对课程改革的前景和趋势的大致预测。目的是帮助教师们进一步理解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希望大家积极主动地投身 于教改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
| 题名主题: | 社会科学课 课程标准 解释 初中 |
| 题名主题: | 历史课 课程标准 解释 初中 |
| 中图分类: | G633.98 |
| 个人名称等同: | 韩震 主编 |
| 个人名称等同: | 梁侠 主编 |
| 个人名称次要: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