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文摘: | 本书力求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遵循理论联系教育实际,深入浅出以及实用性强但又不降低学术水平等原则,力求为中小学骨干教师们提供最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作为教改的武器,俾能在教改实践中作出贡献。
本书共十二章。第一章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对教师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和新趋势,以增强教师认识教育心理学与自身工作的密切关系以及在自身成长中的重要性。第二章介绍不同学习理论派别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特别是认知建构主义这一流行于当今国外教育界的学习理论,以便引导教师观照和反思隐含于自身教学行为之中的学习观念,重塑自身教学改革行为的信念基础和出发点。第三章介绍了学习动机的各种理论以及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便于教师在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第四、七章分别从认知建构学习观这一新的视角,结合中小学教学和教育实际,重新梳理了知识和品德的学习过程,以指导教师站在新的理论高度改进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第五、六章分别讨论了问题解决、创造性和学会学习等教育界目前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着重介绍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思维、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内涵及训练方法,以便教师灵活加以运用。第八章介绍了有效教学的特点、模式以及根据建构主义观点针对不同目标、内容以及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使教师能从教学心理学的理论高度改进教学进而提高实际教学能力。第九章着重介绍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和智力差异的最新研究,并讨论了如何针对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问题。这也是当前考虑个别化教学的热点问题。第十章阐述了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以及它们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介绍了如何创设与调适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便于教师做好课堂管理,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下进行教学。第十一章从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当前教师心理的研究,特别是教师多重角色的问题、教师参与研究和反思等问题,都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新的视角和有效措施。第十二章是有关教学测评的变革。教学测评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论题。教改千改万改,如果测评的理论和方法不改变,其成果就可能付之东流。在这一章中我们除了提供一些对过去测评的批评意见外,还介绍了一些测评的新的思路和新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