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文摘: | 全书分为“通论”、“路向和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三个部分。这里面的23篇文章,有些讨论香港学制高中(两年)、预科(两年)及大学(三年)阶段的语文教学策略,尤其着重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问题(如《中文教学的承传与创新》、《大专中文教的是什么》等),如果基础中文教育没有做好,大专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实际能力。
有些似乎已经过了时限(如《九十年代中文教学的路向》、《香港大学中文增补课程的设计和实践》等),但仍可作为未来语文教学设计和改革的参考。有些很富于争议性,如香港应否全面实施母语教学(《推行母语教学还不够彻底——谈中英分流教学》)、电脑和其他露体科技能否取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老生常谈还要谈》)、普通话是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万应灵丹(《普通话。粤教学语言》)、怎样看待港式中文以粤语词人文(《港式中文以粤语词人文平议》)等等,还可反复研讨、驳议。
有些是课程设计的厘订(如《香港大学中文增补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另类的中文教学》、《应用文教学在香港大学》等)与教学实践的纪录(如《语法教学的设定和推行》、《“句本位”语法教学新议》、《文言教学以句法为主》、《汉语的特点和教学》、《歧义现象与歧义教学》、《实用文教学的一点体会——从鲁迅的<致开明书店>到<致章锡琛>》、《回馈母校》等),都值得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