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文摘: | 本书立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活动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理论,运用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辩证地、历史地、系统地研究了活动课程的背景来源、本质特征、立论基点和价值功能,针对我国教育现状,还进一步提出了活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构想。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活动课程的专著。它适合教学和课程理论工作者、各级教科所(室)科研人员、教育行政干部、各级各类学校实践工作者阅读,可作为大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有关课程的参考书。 全书共六章: ’ 第一章辨析了种种“活动课程”的背景、来源、共性、分歧,提出了活动课程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剖析了课程的本质,阐明了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学科课程、潜在课程的本质区别以及活动课程意义上的活动与人的一般活动的本质区别,概括出活动课程的本质及特征。进一步分析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功能关系。 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古代的知行学说、杜威的活动一经验论、有关活动心理学与活动课程建设的关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活动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理论,论述了活动课程的立论基点。 第四章探讨了活动课程的价值,明确了活动课程对学校课程建设,对学生个体知识领域的拓展、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 第五章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活动分类理论,提出了活动课程的基本类型,揭示了活动课程的总体结构和共同结构。其中重点分析了联科活动、专题俱乐部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运作过程。 第六章论述了影响活动课程实施的因素、活动课程的实施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形式及方法。探讨了活动课程评价的实质、标准和方法,提出了活动课程评价应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