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文摘: | 本书结构严整、兼收并蓄、重点突出、文字精炼、条理分明,是培训在职中学历史教师的一部好教材。它兼有《中国历史文选》和《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两者之长,可以帮助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中学历史教师,获得比较系统的中国历史要籍和历史文选方面的基础知识。这本教村有以下四个特点:(一)要籍介绍与选文结合。编者注意到自商朝至清朝各类史籍发展的纵向联系,又照顾到不同历史时期各类史籍的横向联系。编者努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对待祖国传统史学,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史学遗产;在介绍要籍的同时,结合中学实际选文。选文附在有关要籍介绍的后面,便于教学。这种探索、创新的做法,有功于推动中国历史文选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少而精与通俗易懂结合。全书介绍重要史籍六十五种,选文五十篇、,繁简适中。要藉介绍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具有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编者在介绍要籍以后,还适当介绍。有关研究成果和主要书目,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选文注释比较通俗、详细,适于自学。这些做法,有利于培养具有初步阅读一般文言史籍的能力。(三)选名篇与可读性结合。历史文选不同于古代汉语文选,它要通过典型、精粹、多样、广博的选文,帮助学员了解史学要籍的概貌。本书选文,多为脸炙人口的史学名篇,又是文学佳作,便于诵读,可以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四)繁体字与简体字结合。本书选文用繁体字,要籍介绍和注释用简体字,这种做法也是可取的。如果全用简体字,学员在接触繁体宇的古籍时,恐怕有些书名也不认识。选文用繁体字,就为学员进一步接触浩如烟海的史籍、发掘史学宝藏创造了条件。由于本书是一部大专教材,作者还为教师怎样教好、读者怎样用好这部教材提出了几点建议。 |